动员纵横 | 走好征兵宣传群众路线
来源: 周口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时间: 2025-08-15 09:11:32 访问量:0

字体大小[ ] 打印

分享:

走好征兵宣传群众路线
刘志存

征兵工作,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,是巩固国防、建设强大军队的基础工程。征兵宣传,是征兵工作的重要一环,是做人的工作,实质上是群众工作。动员优秀青年应征入伍,是用党的政策教育青年、感召青年、凝聚青年到部队建功立业的过程,也是发动广大群众积极主动送子参军、奉献国防的过程,既体现各级征兵办的动员能力,又反映征兵工作人员的群众观念。只有走好征兵宣传群众路线,才能为部队输送更多优质兵员。

带着真情,把征兵宣传做得有温度。带着真挚深厚的感情,是做好征兵宣传工作的钥匙。征兵宣传工作不只是在大街小巷贴标语、走村入户发传单那么简单。各级征兵工作人员一定要带着真挚的情感,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,设身处地想一想部分家长不鼓励子女当兵的原因是什么,在深入群众、了解群众的过程中,发现问题症结,找到解题答案。一定要摒弃一两分钟电话问意见、三四分钟上门登记统计的工作方式,应主动添加微信常联系、三番五次常入户,多与适龄青年深入交流,解疑释惑,让思想犹豫的青年坚定信心去当兵;多与青年的父母、长辈促膝长谈,增进信任,让他们愿意送青年参军。各级征兵工作人员只有放下身段、扑下身子,走村入户、走进田间地头,脚上沾着泥,脸上带着笑,群众才能感受到有温度的思想工作,从而积极应征、送子参军。

融入真心,把征兵宣传做到心坎上。绳短不能汲深井,浅水难以负大舟。走好征兵宣传群众路线,既要政治过硬,也要本领高强。征兵宣传工作的质量,决定着应征青年报名、上站体检、精准定兵的数量,检验征兵工作人员的群众工作能力。实际工作中,有些适龄青年可能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,有的是一时难以解决的,有的是个人无法解决的。面对这些问题,各级征兵工作人员要敢接“烫手山芋”,能啃“硬骨头”。这就要求他们在征兵宣传工作中掌握实情、融入真心、精准动员。对适龄青年的经历、政治面貌、身体状况、个人及家长意愿等情况进行全面、精准摸排,建立一对一联系卡,时时跟踪掌握思想和心理动态。经常深入村居、上门入户,多与适龄青年及其父母面对面,同坐一条板凳,多唠家常话、细算长远账,多听“弦外之音”、多领会“言外之意”,及时纾解思想堵点。同时,建立台账,搞好“一站式”服务解难。各级征兵工作人员一定要把适龄青年应征入伍当作自己的事、当成自家的事,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,取信于民、感召青年,进而厚植应征青年报国情怀,坚定应征青年参军信念。

多下真功,把征兵宣传贯穿征兵工作全过程。征兵宣传工作有节点,思想动员无尽期。既要在规定报名时间内,下大力、用真功,更要把宣传贯穿征兵工作全过程,经常做、常态做。中央苏区时期,群众传唱:“苏区干部好作风,自带干粮去办公;日着草鞋干革命,夜打灯笼访贫农。”这生动地反映了当年苏区干部的好作风。新时代,各级征兵工作人员要像苏区好干部那样,走好征兵宣传群众路线,在深入一线、走进青年中,最大限度挖掘优质兵源潜力。在清晰掌握适龄青年思想、心理、困难等底数的同时,注重把握“抓两头带中间盯长远”的工作方法。一方面,抓住入伍思想坚定的,建群常态巩固;另一方面,针对本人愿意、家长反对的,常态入户精准动员;再一方面,对于思想犹豫不定的,要想方设法、调动多方力量,共同动员。最后,对于已入伍的适龄青年,需要常态跟踪,积极鼓励、正向引导,坚定他们在军营建功立业的信念。常态做好入伍青年家庭的帮难解困工作,针对不同困难制定“一人一策”,着力提高军人家庭的尊崇度,激励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军旅,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青春力量。

图片

来源:中国国防报



责任编辑:周口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管理员